栏目导航
  绍兴动态 (4701)
  地方文献 (39879)
  地方图书 (597)
  绍兴方志 (97)
  文史资料 (47)
  地方报刊 (39138)
  经济发展 (14333)
  资源特产 (878)
  旅游城市 (11175)
  商业贸易 (181)
  传统产业 (2099)
  绍兴文化 (26230)
  吴越文化 (2826)
  水桥文化 (682)
  书法文化 (5787)
  戏曲文化 (16799)
  大禹文化 (136)
  社会生活 (9515)
  环保城市 (737)
  科技教育 (994)
  体育卫生 (356)
  风俗人情 (1989)
  五水共治 (5439)
  绍兴名仕 (4092)
  图书 (4037)
  名仕简介 (55)
《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
作者:佟静  学位年度:2014-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红楼梦 越剧 戏曲改编 越剧改编 
描述:化史意义。本论文研究按历史阶段划分章节,梳理剧目资料,分析《红楼梦》越剧改编在不同时期的叙事策略、文本结构、旨趣倾向、价值取舍及其折射出的历史语境中的文化建构。戏曲改编同样会涉及的其它方面如表演、导演、唱腔等,本论文不对其做艺术分析,但对于进入21世纪后舞台表演和影视呈现所承载的视觉文化内涵,本文在第四章的第三节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进行了简要阐述。绪论部分是对前人研究的述评,总结前人的学术成果,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借鉴,同时评析其中的不足和疏漏,使自己的这次研究能够成为学术史的一点补充。第一章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研究,越剧改编《红楼梦》始于战时上海的“沦陷”期,彼时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对越剧选择编演《红楼梦》具有某种旨趣上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改编初步奠定了越剧“红楼戏”的基本叙事架构。第二章是1949年至1954年的改编研究,之所以将界限划在1954年,是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份发生了“红学”界的大事件,即“红学批判”运动,这次由毛泽东亲自发起的、文艺及知识界全部参与的运动影响了《红楼梦》的越剧改编旨趣和立场。从新中国成立到“红学批判”之前的这段时期,越剧“红楼戏”的创演非常活跃,其改编的价值立场和叙事结构相比于民国时期骤然而变,在反封建婚俗的历史语境下,这一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迎合了社会大改造时期的时代话语。第三章是1955年至1965年的改编研究,即“红学批判”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红楼梦》越剧改编呈现了高水准的艺术水平。苏青和徐进改编的两部戏相映成趣,各有特色,徐进的改编本已成为经典作品。该章节分析其剧本及舞台表演的叙事学建构、价值取向及对前人作品的承袭和超越。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至当代即1978年至2014年的改编研究。这段时期《红楼梦》的越剧改编在电视剧创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对经典版越剧《红楼梦》进行了不同意旨的重拍。这段时期电视电影媒介的介入对舞台表演的重构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该章节还从视觉文化研究的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论越剧声腔在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唱中的运用:以音乐会作品为例
作者:马琪君  学位年度:2012-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音乐剧 演唱 越剧 中国原创音乐剧 吐字 润腔 运用 
描述:色)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展现人物内心的戏剧目地。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戏剧耀眼的明珠,在世界剧坛上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农村,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却已成为中国的大剧种之一。它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表演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它的戏剧形式受到了京剧、昆剧、梆子等多个剧种的影响,深受长江以南一带的观众喜爱。越剧在“流派”、“润腔”艺术创建上已形成了各自的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们通过使用各种刚柔、快慢、强弱、虚实、高低、连断、明暗等节奏变化与装饰音,达到对唱腔的美化和情感的表达。随着音乐剧事业在中国的不断升温,以及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快速发展,音乐剧演唱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演唱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时是否一定要向中国传统戏曲声腔借鉴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音乐剧作品演唱、念白用的是中文,而不是英文或其他语言。欧美音乐剧使用的英语是讲音节的,所以旋律中基本上是一个音节一个音符。而汉语是以四声为特征,所以我国的歌曲中一字多音是常见的。戏曲非常强调吐字,很早就提出了“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吐字归韵十三辙”,以及吐字行腔中的“五音”、“四呼”、“四声”,并运用润腔,解决了音和字的圆满结合。那么,怎样将戏曲(越剧)声腔中的吐字、润腔巧妙地融入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唱中呢。或许只有找到了这把入门的钥匙,我们才可以迈进中国音乐剧演唱的艺术大门,去树立自己的演唱风格,去塑造感人的戏剧形象。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越剧改编
作者:周婷  学位年度:2009-01-0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关键词:越剧 中国现当代小说 改编 
描述:有独特风格;在二度创作中,剧情要根据实际舞台排演情况不断修磨锤炼,在导演艺术下,形成与剧本内容风格相谐并有利于故事展开的舞台呈现;在三度创作中,越剧演员们仪态万千的形表艺术和多姿多彩的唱腔将人物演绎得丰满动人。在中国现当代小说改编而成的越剧中,体现了主题的再阐发再认定、结构的重新设计、情节的再安排、人物和人物关系的重组与重构以及叙述方式、表现方式和存在方式的新格局。
从杨小青、郭小男导演艺术探索论当代越剧发展的特征
作者:吴敏  学位年度:2011-01-01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当代 越剧 导演 杨小青 郭小南 诗化 文化 审美 形式 
描述:潮流?还是坚持本体、唯心是求?成为新一轮越剧导演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杨小青、郭小南兼及其他导演在当代越剧领域的探索。对杨小青提升“诗化越剧”与郭小南定位“文化越剧”的两种审美倾向及导演风格追求、导演手法运用进行归纳梳理与比较认识,进而进一步思考越剧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极致追求“形式美”与高度关注“文人化”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审美危机?如何赋予“越国秀美的山水、淳朴的人情、悠扬的节奏”以崭新的审美诉求,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
大戏剧视野下的越剧发展生态研究
作者:孔则吾  学位年度:2007-01-01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关键词:戏曲 越剧 吴语 文化体制 文化生态 
描述:行了生态和种群的转换,舞台戏剧在影视时代并没有衰落,只是舞台戏剧几千年来以歌舞为主体的抒情本源正在世界范围内回归。方言消亡的加速,将对地方戏剧包括越剧的生存带来生态困境,但语言的改变对地方戏剧的生存并不是致命的。小剧种要演变成大剧种,小剧种的多样性又是大剧种发展的生态环境,所以,地方戏剧一方面要保护方言小戏文化本色,一方面要对有较多时代元素的地方戏剧进行语言革新。在所有影响越剧生存发展的生态问题中,社会生态的改善至关重要,加速文化体制改革是越剧创新发展的首要问题。
挪威之花盛开在越乡:从《心比天高》《海上夫人》谈越剧的改编
作者:黄舒达  学位年度:2015-02-11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关键词:易卜生 越剧 《心比天高》 《海上夫人》 
描述:编剧在写实和写意方面所做的处理,改编剧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最后从接受角度出发,展望越剧的题材改编之路。
昆曲对越剧艺术影响之研究
作者:友燕玲  学位年度:2008-01-01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关键词:昆曲 越剧艺术 舞台呈现 剧目建设 
描述:得很有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昆曲演员介入越剧的创作说起,逐步深入探讨昆曲在舞台呈现以及剧目建设上对越剧艺术的影响。在这个影响过程中,越剧的舞台呈现体现出了细腻、诗化及写意的特色,而移植于昆曲的剧目也体现出化文言为白话、富有人情美和人性美以及以唱制胜的艺术特点。最终使得“静”、“雅”和写意成为了越剧艺术风格中的一部分,与越剧向花部戏曲及话剧借鉴形成的“动”、“俗”和写实风格相对立而存在。
比较视野中的越剧文化
作者:何恬  学位年度:2009-01-01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大学
描述:比较视野中的越剧文化
绍剧“海底翻”与正歌剧“花腔”比较
作者:何小全  学位年度:2006-01-01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海底 正歌剧 
描述:绍剧“海底翻”与正歌剧“花腔”比较
绍剧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马丽娜  学位年度:2009-01-01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绍剧 戏曲 文化资源 
描述:绍剧,原称绍兴乱弹,一般认为绍兴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当乱弹随着战争沿着汉水流行到两湖以后,逐步向东南流入皖南,而绍兴因有钱塘江连贯新安江的水路交通,和皖南的往来极为方便,于是便传入绍兴,形成了绍兴乱弹。从事乱弹职业,世世代代以演出为业的有这样一类人——“堕民”。当乱弹传入绍兴以后,作为绍兴民间音乐专业人才的“堕民”,很可能以他们的音乐才能作为基础,承受了秦腔的唱腔曲调以及某些剧目,在他们的专心努力之下,终于逐渐形成了带有本地特色的绍兴乱弹。绍剧的发展按其唱腔的变革,可以分为尺调乱弹——正宫调乱弹——小工调乱弹——新中国成立后的定腔四个阶段;按演出脚色的变化,乱弹班由文武分班到文武合流以后的再起与没落,探寻着适合市场的演出方式。一九五O年,绍兴乱弹班由上海返回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演出,并在绍兴成立了绍剧团,...
Rss订阅